【食髓知味是什么意思】“食髓知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吃了一点骨头里的骨髓,就知道味道了”,比喻人一旦尝到了甜头或好处,就会更加渴望继续获得,甚至贪得无厌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得到某种利益后,欲望不断膨胀,难以满足。
一、
“食髓知味”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食髓知味,不复为犬。”原意是说,吃了骨髓的人,就不再甘心做狗了,后来引申为对某种利益或享受产生依赖,进而贪图更多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因小利而引发更大欲望的人,带有贬义色彩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食髓知味”常被用来形容人一旦尝到权力、金钱、享乐等好处,就会不断追求,无法自拔,甚至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法律的事情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食髓知味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 |
原意 | 吃了骨髓的人,就不愿再做狗了,比喻尝到好处后不愿回头 |
引申义 | 比喻人一旦尝到甜头,就会更加贪心,欲望不断膨胀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人贪得无厌、不知足的行为 |
褒贬色彩 | 贬义 |
现代用法 | 形容人因小利而生大欲,难以自控 |
近义词 | 得寸进尺、贪得无厌、欲壑难填 |
反义词 | 知足常乐、安分守己、知足常乐 |
三、结语
“食髓知味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警示。它提醒人们要懂得节制,不要因为一时的满足而迷失方向。在现实生活中,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头脑,才能避免陷入贪婪的深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