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洛阳牡丹真国色全诗】“洛阳牡丹真国色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赏牡丹》一诗,原句为: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洛阳牡丹的艳丽与盛况,也成为了后人赞美牡丹的经典名句。
一、诗歌背景总结
《赏牡丹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诗中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盛世繁华的感慨。诗中“真国色”一词,不仅形容了牡丹的美丽,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。洛阳作为古代著名的牡丹之乡,每年春暖花开之时,都会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。
二、原文及赏析
原文:
> 唯有牡丹真国色,
> 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赏析:
- “唯有”二字强调了牡丹的独特地位,表明在众多花卉中,只有牡丹才配得上“国色”的美誉。
- “真国色”是对牡丹外貌和气质的高度评价,寓意其美不凡俗,具有国家象征意义。
- “花开时节动京城”则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盛况,整个京城为之震动,可见其影响力之大。
三、表格对比(原创内容)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赏牡丹》 |
作者 | 刘禹锡 |
朝代 | 唐代 |
核心诗句 | 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 |
主题 | 赞美牡丹的美丽与盛况 |
用词特点 | 简洁有力,“真国色”富有文化内涵 |
文化意义 | 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,体现唐代社会对牡丹的喜爱 |
洛阳关联 | 洛阳是牡丹的重要产地,诗中“动京城”暗指洛阳 |
四、结语
“洛阳牡丹真国色”不仅是对牡丹花的赞美,更是对一个时代审美与文化的写照。刘禹锡的这首小诗,虽短小精悍,却蕴含深远,至今仍被广泛传颂。牡丹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,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