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翻译及注释】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《史记》中的一篇人物传记,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和西汉政论家贾谊的生平事迹。该篇不仅展现了两位文人的人生轨迹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与文化思潮。
一、
本篇分为两部分:前半部分讲述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《离骚》等对后世的影响;后半部分则叙述贾谊的才华与政治抱负,以及他因遭排挤而早逝的命运。两人虽身处不同时代,但都因忠直敢言、才情出众而被后人敬仰,同时也因政治环境的压迫而未能实现理想。
二、关键人物简介
人物 | 生平简介 | 主要成就或影响 |
屈原 | 战国时期楚国人,楚怀王时曾任左徒,后遭谗言流放,最终投江自尽 |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,代表作《离骚》《天问》《九歌》等,开创了“楚辞”文体 |
贾谊 | 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、文学家,年少有为,曾受汉文帝重用 | 提出“仁义”治国思想,著有《治安策》《过秦论》,被誉为“贾长沙”,但终因权臣排挤郁郁而终 |
三、原文节选与翻译对照
原文 | 翻译 |
“屈原者,名平,楚之同姓也。” | 屈原,名叫平,是楚国同宗的人。 |
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,能无怨乎?” | 诚信却被怀疑,忠诚却被诽谤,能没有怨恨吗? |
“贾生年少,颇通诸子百家之书。” | 贾谊年纪轻,通晓各家学说。 |
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 | 君子广泛学习并每天反省自己,就会智慧明达,行为没有过失。 |
四、注释说明
1. “楚辞”:一种以楚地语言、风俗为基础的诗歌体裁,屈原是其代表人物。
2. “左徒”:楚国官职,负责起草文书、参与议政,地位较高。
3. “《离骚》”:屈原的代表作,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,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。
4. “贾生”:即贾谊,因其年轻且才华横溢,故称“贾生”。
5. “《治安策》”:贾谊向汉文帝提出的治国建议,内容涉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多个方面。
五、历史评价
- 屈原: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,其爱国情怀与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- 贾谊:虽未得志,但其思想对汉初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,被誉为“汉之贾生”。
六、结语
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记录,更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写照。他们的遭遇反映了古代士人面对权力与理想的挣扎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士”的精神追求。通过阅读此篇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复杂性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史记》中其他人物或篇章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