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怒发冲冠的意思】“怒发冲冠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极度愤怒时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用来描述蔺相如在面对秦王的无礼时,怒气冲天、头发竖起的情景。它不仅表达了强烈的愤怒情绪,也体现了人物的刚正不阿和勇敢无畏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怒发冲冠 |
拼音 | nù fà chōng guān |
出处 |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
释义 | 形容人极度愤怒时,头发直立,顶起帽子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愤怒、激昂的情绪状态。 |
感情色彩 | 褒义(强调勇气与正义感) |
二、成语来源
“怒发冲冠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。文中记载,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,面对秦王的威胁与侮辱,他毫不退缩,怒不可遏,使得头发都竖了起来,几乎将帽子顶起。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蔺相如的胆识与气节,也成为了后世形容愤怒情绪的经典表达。
三、现代使用
在现代汉语中,“怒发冲冠”多用于文学作品、影视剧本或日常口语中,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极度不满、愤怒而情绪激动的状态。例如:
- “听到这个消息,他怒发冲冠,立刻拍案而起。”
- “面对不公,她怒发冲冠,挺身而出。”
这类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原意,又赋予了新的情感色彩。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怒发冲冠”的关系 |
怒火中烧 | 非常愤怒 | 近义词,强调情绪强烈 |
气急败坏 | 气愤得失去常态 | 近义词,侧重行为失控 |
勃然大怒 | 突然非常生气 | 近义词,强调突然性 |
怒不可遏 | 愤怒得无法抑制 | 近义词,强调情绪难以控制 |
五、总结
“怒发冲冠”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,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愤怒的情绪,还传递了勇毅与正义的精神。它在历史文献中首次出现,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,成为形容愤怒情绪的重要词汇之一。通过了解它的出处、含义及使用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