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ppv在眼科是什么】PPV是“玻璃体切割术”的英文缩写,全称为Pars Plana Vitrectomy,在眼科中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,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玻璃体和视网膜疾病。它通过切除部分或全部的玻璃体,以改善视力、清除病变组织或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。
一、PPV在眼科的基本概念
PPV是一种微创手术,通常用于以下情况:
- 玻璃体积血(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出血)
- 视网膜脱离
- 黄斑裂孔
- 眼内炎
- 眼外伤导致的玻璃体混浊或牵拉
该手术通过在眼球后部的“脉络膜平坦部”(即“ppa”)切开小孔,进入眼内进行操作,避免对角膜和晶状体造成过多损伤。
二、PPV的主要适应症
适应症 | 简要说明 |
玻璃体积血 | 因糖尿病、外伤或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内出血 |
视网膜脱离 | 由于玻璃体牵拉或液体渗入视网膜下引起 |
黄斑裂孔 | 中心视力受损,常因年龄或外伤引起 |
眼内炎 | 眼内感染,需清除脓液和病原体 |
眼外伤 | 外伤导致的玻璃体混浊、出血或结构破坏 |
三、PPV手术过程简述
1. 麻醉: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。
2. 切口:在眼球后部做3个小切口,用于插入器械。
3. 玻璃体切除:使用特殊的切割设备移除混浊或病变的玻璃体。
4. 视网膜处理:根据病情可能进行视网膜复位、激光光凝或气体/硅油填充。
5. 关闭切口:术后切口通常无需缝合,可自行愈合。
四、PPV的优缺点
优点 | 缺点 |
微创,恢复快 | 手术风险包括感染、视网膜再次脱离等 |
可改善视力 |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白内障或眼压升高 |
适用于多种复杂眼病 | 术后需定期复查,长期管理 |
五、术后护理建议
- 保持眼部清洁,避免揉眼
- 按时使用医生开具的眼药水
- 避免剧烈运动,尤其是头部剧烈晃动
- 定期复查,监测视力和眼压变化
六、总结
PPV是眼科中一种重要的手术技术,广泛应用于多种玻璃体和视网膜疾病的治疗。尽管手术存在一定风险,但其在挽救视力、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对于有相关症状的患者,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评估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