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自怜自艾什么意思】“自怜自艾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幸感到悲伤和懊悔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消极,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。下面将对“自怜自艾”的含义、用法及常见误解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自怜自艾”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自怜自艾,忧思深矣。”原意是指自己怜惜自己,自己悔恨自己,后来引申为因自身处境不佳而感到悲伤、自责或过度自怜的情绪状态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自怜自艾”多用于形容一个人过于关注自己的不幸,陷入自我哀怨之中,缺乏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。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,常用来批评那些情绪低落、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人。
不过,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情感表达中,“自怜自艾”也可以带有一定的情感深度,表达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二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自怜自艾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原意 | 自己怜惜自己,自己悔恨自己 |
现代含义 | 因自身处境不佳而感到悲伤、自责,常带有消极情绪 |
情感色彩 | 多为贬义,表示过度自怜、自我哀怨 |
使用场景 | 描述某人情绪低落、缺乏积极应对能力;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写 |
近义词 | 自怨自艾、自哀自悼、自我怜悯 |
反义词 | 自强不息、乐观向上、豁达开朗 |
常见误用 | 有人误以为其是褒义词,认为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表现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日常交流中,若想表达对他人情绪的理解,可以用“他现在有点自怜自艾”,但若想表达批评,则应谨慎使用,避免让对方感到被指责。
在写作中,可以适当使用该成语来增强人物的心理描写,但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,避免产生误解。
总之,“自怜自艾”是一个值得深入理解的成语,它不仅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,也体现了语言的文化内涵。正确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