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越人歌歌词列述】《越人歌》是中国古代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民歌,最早见于《吕氏春秋·音初篇》,相传为春秋时期越国人所作。这首歌曲以质朴的语言、真挚的情感,表达了越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其歌词简洁明了,富有节奏感,是研究古代音乐与文学的重要资料。
以下是对《越人歌》歌词内容的总结与列述:
一、歌词原文(古文版)
> “今夕何夕兮,搴舟中流。
> 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。
> 蒙羞被好兮,不訾诟耻。
> 心几烦而不绝兮,得知王子。
> 山有木兮木有枝,
> 心悦君兮君不知。”
二、歌词
序号 | 歌词原文 | 意思解释 |
1 | 今夕何夕兮,搴舟中流。 |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,我划着船在江心游荡。 |
2 | 今日何日兮,得与王子同舟。 |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,能与王子同乘一舟。 |
3 | 蒙羞被好兮,不訾诟耻。 | 我虽蒙受羞辱,却仍被宠爱,不被责骂。 |
4 | 心几烦而不绝兮,得知王子。 | 我心中烦恼不断,但得知与王子同行。 |
5 | 山有木兮木有枝, | 山上有树木,树上有枝条。 |
6 | 心悦君兮君不知。 | 我心里喜欢你,但你却不知道。 |
三、艺术特色分析
1. 情感真挚:整首歌表达了对王子的倾慕之情,情感细腻而含蓄。
2. 语言简练:全诗仅六句,用词朴实,无华丽辞藻,却意境深远。
3. 比喻手法:以“山有木兮木有枝”起兴,引出“心悦君兮君不知”,形成自然与情感的对照。
4. 节奏感强:句子长短错落,押韵自然,具有强烈的音乐性。
四、文化意义
《越人歌》不仅是一首爱情诗,也反映了古代越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。它体现了古代民间文学的特点,即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。
五、结语
《越人歌》作为中国古代民歌的代表之一,以其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。通过对歌词的梳理与分析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,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