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计划成本分配法如何写会计分录】在企业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时,常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。该方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单位成本,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给受益部门,同时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。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。
以下是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基本步骤及相应的会计分录总结:
一、基本流程
1. 确定辅助生产车间的计划单位成本:根据历史数据或预算制定各辅助车间的单位成本。
2. 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计划成本:根据各受益部门使用辅助服务的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。
3. 归集实际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:记录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支出。
4. 计算成本差异: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。
5. 调整差异:将差异分配至各受益部门或计入管理费用。
二、会计分录示例(以制造费用为例)
项目 | 借方科目 | 贷方科目 | 金额 | 说明 |
1 | 制造费用——某车间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供水车间 | 50,000 | 按计划成本分配供水费用 |
2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供电车间 | 制造费用——某车间 | 30,000 | 按计划成本分配供电费用 |
3 | 制造费用——某车间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修理车间 | 20,000 | 按计划成本分配维修费用 |
4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供水车间 | 银行存款/原材料等 | 60,000 | 记录供水车间实际成本 |
5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供电车间 | 银行存款/原材料等 | 45,000 | 记录供电车间实际成本 |
6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修理车间 | 银行存款/原材料等 | 28,000 | 记录修理车间实际成本 |
7 | 制造费用——某车间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供水车间 | 10,000 | 分配供水车间成本差异 |
8 | 制造费用——某车间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供电车间 | 15,000 | 分配供电车间成本差异 |
9 | 制造费用——某车间 | 辅助生产成本——修理车间 | 8,000 | 分配修理车间成本差异 |
三、注意事项
- 计划成本需合理制定:应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,确保其合理性。
- 差异调整需准确:成本差异应合理分配,避免对当期利润造成过大影响。
- 适用于多部门协作的企业:尤其适合辅助生产部门较多、费用复杂的大型企业。
通过上述步骤和会计分录,企业可以清晰地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过程,并有效控制成本。计划成本分配法不仅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效率,也为后续的成本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。